好·賞·玩

【睡後收入】如何另覓蹊徑成為「新中產」?

2019-06-14 作者:高天佑 節錄《中產必須死》 流覽580次

根據牛津字典,「中產」一詞最早見於十八世紀的歐洲,用於形容當時冒起的,處於農民與貴族之間的社會階級。後來經過法國大革命及工業革命,貴族及農民都在減少,中產不再視乎出身,改為根據收入及財產。
而中產的定義近年來一直引起各界熱議,按美國標準,中產家庭的年入介乎全國中位數的三分之二至兩倍,相當於4至12萬元。所以套用此準則的話,香港的中產月入應介乎1.5萬至4.5萬,但有些人卻認為此定義早已不合時宜。
有人認為所謂的中產應該以買不買得起太古城來區分,至2018年3月,太古城實用面積呎價1.95萬元,792呎單位1544萬元。假設家庭月入12萬元,每月儲蓄一半,也要儲二十年才買得起。在此中產門檻越來越高的年代,究竟我們可以如何增加收入以達到中產的標準?


成為中產的新途徑 —「睡後收入」


大多數普通人的第一桶金難免來自努力工作和慳儉儲蓄,但在這科技發達的年代,除了同時需要持續增進投資智慧,我們更應利用自己的才能和興趣,在主業之外以個體戶形式開創副業,去發展出屬於自己的「睡後收入」。


所謂的「睡後收入」就是指連睡覺那8小時甚麼都無做的情況下也能為你帶來收入,有一種傳統理論將一日24小時分成三段,聲稱在日間上班8小時之外,下班後、睡覺前那8小時更能影響你的人生,例如是否善用這段時間增進知識、鍛鍊身體、拓展社交,抑或只是攤屍碌手機,都會決定你能否晉升中產階層。總之我們除了要努力打工,也要努力開拓「睡後收入」,務求在睡覺之時也能財源滾滾,最好「睡後收入」能超越日間打工收入,這樣才是現今社會的致富之道。 


要開拓「睡後收入」其實絕對不難,除了那些投資產品,現今最常見的方法絕對是開設一個Facebook/Instagram專頁、Youtube頻道等,利用社交媒體去上載關於自己興趣或專長的內容,只要具有一定水平及特色,堅持努力更新,其實你已經可以贏了超過一半對手,當累積了相當的內容和Fans,即使在你入睡期,只要有人點擊你的內容,便已經可以為你帶來廣告進賬,成為「睡後收入」。這亦能反映出現今社會只要有恆心,人人都有機會成為KOL。


想要符合新中產的標準,最理想的情況下,能夠擁有一個人的物業、股票等投資再加上個人副業,達到所謂的財務自由,自然會成為貧富懸殊下的贏家,成為新中產,活得比good old days 更加滋潤美好。但知易行難,香港人的工時長得連八小時的睡眠時間都缺乏,還可以如何經營出自己的「睡後收入」呢?


你也可能會喜歡:
  • 中產必須死